隨著國內醫療體制改革不斷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醫院醫療條件也不斷得到改善,各醫學科系手術技術也越加高難、復雜,對潔凈手術室潔凈的條件、功能要求也越來越高,醫療凈化工程建設也有了新的標準,其目的在于以合理的布局和設施保證手術后患者的感染率,減短患者恢復時間、降低醫療費用。
【工程概況】
醫院病房綜合樓建筑面積8935.25m2,建筑高度29m,地上7層,地下一層,一至四層為病房,五層為潔凈產房及其潔凈輔房,六層為醫院潔凈手術室及其輔房,七層為空調設備層及水箱間。該醫院潔凈手術部及其潔凈輔房都是在遵循新標準的基礎上設計的,空調系統的設計也是以高標準、高要求為設計原則,遵循國家現行的節能設計規范和標準,同時要求盡量節省工程造價。
【產房、手術室及其輔房平面布置】
產房位于急救中心的五層,主要服務于產婦生產。產房區域主要由潔凈走廊、1間Ⅳ級分娩室、1間Ⅳ級隔離產房、待產室、無菌物品室、洗嬰室、污物走廊及相關的輔助用房、醫護辦公、病房組成;為了避免病菌交叉感染,Ⅳ級隔離產房設置獨立緩沖走廊,起到與相鄰區域緩沖作用。 手術部位于急救中心的六層,主要服務于各內、外科手術。手術部主要由1間Ⅰ級手術室、2間Ⅱ級手術室、1間Ⅲ級正負壓轉換手術室、換車間、潔凈走廊、污物走廊及相關的輔助用房組成。為了避免病菌交叉感染,其中最高級別的Ⅰ級手術室設置于手術部的最深處;Ⅲ級正負壓轉換手術室的入口設置一間緩沖室,起到與相鄰區域緩沖的作用。
通過和建筑專業、甲方的溝通和協商,優化了潔凈手術室和輔房的建筑平面布置,使手術部流程更加合理,而且便于在醫院手術部的凈化空調設計階段劃分不同功能用房的潔凈等級,并將一部分不必劃入潔凈區域的功能用房設計為舒適性空調,從而根據凈化空調和舒適性空調的設計標準的差異,通過降低這些功能用房的送風量、新風量、熱濕量等,達到減少能耗的效果。
【醫療凈化空調設計】
1、設計參數:a)室外設計參數(新疆烏魯木齊地區):冬季設計參數:干球溫度:-27℃,相對濕度:80%;夏季設計參數:干球溫度:34.1℃,濕球溫度:18.5℃。b)室內設計參數:Ⅰ級手術室:22-25℃,相對濕度40-60%,手術區手術臺工作面高度截面平均風速:0.25-0.3m/s;Ⅱ級手術室:22-25℃,相對濕度40-60%,換氣次數30-36次/h;Ⅲ級手術室:22-25℃,相對濕度35-60%,換氣次數18-22次/h;Ⅳ級手術室:22-25℃,相對濕度35-60%,換氣次數12-15次/h;潔凈走廊及相應輔助用房:21-27℃,相對濕度≤65%,換氣次數10-13次/h。
2、空調系統劃分。在此醫院手術部及產房凈化空調系統設計方案中,結合當地全年的氣候特點,考慮到手術部及產房存在通過外圍護結構的傳熱,夏季需要供冷、冬季需要供熱,因此根據不同功能用房的冷熱負荷的特點,需要對醫院手術部及產房的凈化空調系統進行劃分。并且,根據當地夏季平均最高相對濕度只有20.8%的特點,夏季空調系統不存在降溫除濕的可能,因此手術部及產房的凈化空調系統采用一次回風方式的空氣凈化系統即可;手術室及潔凈輔房采用一臺新風機組集中供應新風保持手術室值班狀態下的正壓;非凈化區域設計為舒適性空調系統。潔凈手術室送風采用層流高效送風天花,凈化區域內的送風采用高效送風口,非凈化區域內的送風口采用散流器。手術室及分娩室氣流組織為上送下回風,其余區域氣流組織為上送上回風。
根據《醫院潔凈手術部建筑技術規范》GB50333-2002的有關規定:1)潔凈手術室應與其輔房分開設置凈化空調系統;2)Ⅰ、Ⅱ級潔凈手術室應每間采用獨立凈化空調系統,Ⅲ、Ⅳ級潔凈手術室可2-3間合用一個系統;3)各手術室應設置獨立排風系統。因此該醫院手術部及產房的凈化空調系統劃分情況如下:a)Ⅰ、II級潔凈手術室采用一機對一室形式;b)Ⅲ級正負壓轉換潔凈手術室采用一機對一室形式;c)六層潔凈走廊、清潔走廊及相應輔房共用一個系統;d)五層Ⅳ級無菌產房、待產室、無菌物品等共用一個系統;e)五層Ⅳ級隔離產房、緩沖、隔離待產室等共用一個系統;五層隔離產房、緩沖室及隔離待產根據衛生標準采用全新風系統;其余手術室、無菌產房及潔凈輔房共用一臺新風機組集中供應新風;各手術室獨立設置排風系統。
【空調負荷的計算】
空調負荷包括5部分:①圍護結構冷熱負荷;②人員冷負荷及濕負荷;③設備和照明冷負荷;④空氣滲透冷熱負荷;⑤新風冷熱負荷。圍護結構耗熱量的計算同一般建筑物,其各個計算參數必須滿足節能標準,比如圍護結構傳熱系數、窗戶類型及大小等,這些需要同建筑專業共同協商確定。八鋼急救中心手術部的通道布置采用雙通道方式,中間通道設為潔凈走廊,外廊設為污物走廊,這種方式便于做到潔污分區、疏散方便,同時外廊可以作為手術室同室外的緩沖區,這樣手術室的維護結構耗熱量將減少40%以上,是一種比較節能的做法。Ⅰ級潔凈手術室的人員數量每間為10人,Ⅱ、Ⅲ級潔凈手術室按每間8人,Ⅳ級潔凈手術室按每間6人,計算人體散熱量和散濕量時還要注意群集系數的選取。手術室及輔房的用電設備主要有手術無影燈、電刀、麻醉機、監護儀心電圖機、腦電圖機等,這些用電設備功率可查有關醫院設備手冊。
【氣流組織和送風溫差】
良好的氣流組織也是保證潔凈手術室潔凈效果的重要措施之一,室內氣流組織的理想狀況應具備以下幾個特征:①明顯的置換流流型;②室內關鍵區域處于有效的氣流控制之中;③滿足人員的熱舒適要求;④送風量在可能的情況下盡量減小;⑤對室內設備、人員的影響小;⑥有效的排出有害氣體。在設計中I級手術室集中送風口送風速度控制在0.45-0.5m/s,保證手術工作區內風速0.25-0.3m/s,保持單向流流態;II、III級手術室集中送風口送風速度控制在0.15m/s以上;IV級手術室可采用亂流流態。手術室回風采用側墻下部回風,回風口下邊離地面0.15m,上邊離地0.45m,回風口百葉片選用豎向可調葉片。手術室排風口設置在頂板上靠近病人頭部側。送風溫差應結合室內空氣循環次數和熱濕負荷確定,送風溫差越大,送風射流導引周圍空氣越多,到達工作面的氣流二次污染度越大,從而影響凈化效果。本設計送風溫差控制在0.5-2℃。
【空氣品質保障系統】
空氣品質保障系統在本設計中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在手術室各進出風管道上設置電動密閉閥,某個手術室空調系統停止運行時,相應的電動密閉閥也及時關閉,防止手術室受到污染;二是在每個循環凈化空調機組內部配置了紫外線殺菌燈,防止各種細菌滋生;三是設置合理的空氣過濾系統??諝膺^濾是最有效、安全、經濟、和方便的除菌手段,合理的配置過濾系統,不僅可以提高綜合過濾效率,而且可以大大延長過濾器的使用壽命,從而降低運行成本。本設計對循環系統設置了四級過濾,即回風口的粗效、中效過濾,空調機組內的中效過濾以及集中送風口處的高效過濾(高效過濾器滿布率不小于0.75);對新風機組設置了粗效、中效和亞高效三級過濾;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在排風系統也應設置過濾系統防止空氣污染。